广义的篆书是指周秦时期包括秦代通行的正体文字。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大篆指秦代统一汉字以前的书体,因以周宣王时期《史籀篇》为代表,亦称籀文。小篆特指秦代规范化的篆书,以秦代刻石和许慎《说文解字》中九千多个篆文字头为代表。
图例十一:秦 石鼓文汧殹(大篆)
《石鼓文》共10石,唐初发现于陕西风翔三峙原。石上各刻四言诗一首,每石约1米高,其形如鼓,故称“石鼓”。《石鼓文》乃秦石刻文字的滥觞,书体为大篆。内容为记叙春秋时期秦国国君游猎之事。诗的体裁同《诗经》。此《汧殹》石原诗共9行61字。是10鼓中最为完美的一鼓。
图例十二:秦 新郪虎符(大篆)
新郪虎符通长8.8厘米、前高3厘米,后高2.2厘米,重95克。为秦统一前(约前251年~221年)器物,现由巴黎陈氏收藏。释文为:甲兵之符,右才(在)王,左才(在)新郪。凡兴士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母(毋)会符,行殹。
图例十三:许慎《说文解字》部首(小篆)
《说文解字》小篆部首。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解释古汉字的字典。《说文解字》中9353个秦代小篆,是古汉字中最保留字数最多的文字类型,并进入国际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