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姓,宋代《百家姓》排行第十七位。2019年,全国姓氏排第十四位,人口约一千八百一十万,主要分布在江浙皖地区。
(《字解百家姓:朱姓》视频)
1
朱为植株的“株”的古字。《说文解字•木部》解释说:“株,木根也。从木,朱声。”本义是树根。段玉裁注解:“株,今俗语云桩。”也就是现在俗语说的树桩。
(《字解百家姓:朱姓》视频,“朱”与“株”)
1
朱的甲骨文字形,从木,下象其根部,上象其树枝,中间一竖为树干。中间加一个点,标示长出地面的部分是这个字要突出的重点,也就是桩。
(《字解百家姓:朱姓》视频,朱字甲骨文释义)
1
朱的金文字形承袭甲骨文。战国文字中间的点变为一横,字形为后世所承袭。楷书减省笔画,上方变为一撇一横。
(《字解百家姓:朱姓》视频,朱字字形演变)
1
朱与本、末的造字意图相同。这三个字都是典型的指事字,都用一横来指出它们的意义。
(《字解百家姓:朱姓》视频,朱与本、末指事字)
1
五代南唐时期的文字训诂学家徐锴说:“一,记其处也。本、末、朱皆同义。”朱字的“一”在中间,表示树桩;末字的“一”在其上,表示树梢;本字的“一”在其下,表示树根。
(《字解百家姓:朱姓》视频,文字训诂学家徐锴解释朱与本、末)
1
后来朱被借去表示“大红色”这个意义。唐代大诗人杜甫有名的诗句:“朱门酒肉臭(xiù),路有冻死骨。”意思是说:贵族人家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朱门就是大红色漆的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字解百家姓:朱姓》视频,朱字大红色义解释与举例)
1
(《字解百家姓:朱姓》视频,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
《说文解字•木部》中解释说:“朱,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赤就是红色,赤心木即红心木。这里用的是“朱”的假借义。朱被借走以后,就在朱的左边加木旁表示它的本义“株”。
(《字解百家姓:朱姓》视频,朱字《说文解字》释义与假借)
1
上古时代有几个名中带有朱字的名臣,被认为是朱姓的起源。比如:《通鉴纪事本末前编》记载,伏羲任命朱襄氏为飞龙使,朱襄氏还制作五弦琴、制造文字等。又如:《经史避名汇考》提出,朱姓始祖为舜帝臣子朱虎。
1
一支朱氏可能来自上古尧时代,以王父(祖父)名为氏。唐代《元和姓纂》记载,当时沛国相县一支朱氏认为自己是尧帝儿子丹朱的后人,以丹朱名字中的朱字为氏。这一说法似乎并未得到姓氏学家的认可,盖有攀附古代名人的嫌疑。
(尧画像)
1
最为重要的朱氏来源是春秋时期邾国,以国为氏。颛顼帝裔孙叫做曹挟,周武王时,曹挟被分封到邾国,邾国在山东邹县附近。邾国最终亡于楚国之手,子孙以国为氏,就是邾氏。后人去掉了“邾”字右侧邑字旁,就成了朱氏。这支朱氏是被历代姓氏学家广泛认可的朱氏起源。
1
朱姓还有一些来源于改姓和赐姓。《东观汉记》记载了一个叫做朱晖的人,他是春秋时期宋国微子之后,其先祖本是以国为氏,即宋氏。周朝衰落之后,宋氏奔逃至砀(安徽),易姓为朱,后来又迁徙到宛(河南南阳)。古代朱姓来源还有一种情形是赐姓,主要发生在明代,因为朱为明代国姓。史书记载,明代武宗给多达一百余人赐姓朱。少数民族朱氏有:北魏时渴烛浑氏、可朱浑氏汉化改为朱姓,金代女真人兀颜氏汉姓也是朱,南越族也有朱姓。现代统计发现,藏族、满族、土族、蒙古族、拉祜族、彝族等二十多个民族都有朱姓。
(明代李文忠,曾被朱元璋赐姓为朱)
1
朱姓发源于山东、河南一带,战国就迁移到安徽、湖北等地。秦汉两代,朱姓分布地区是华中、华东。魏晋之后,朱姓主要活跃区域是我国江淮以南,最南到达广东。明代,朱姓为国姓,迁移范围更加广阔,遍布全国。东南沿海的朱姓迁到台湾。清代之后,朱姓迁往东南亚,随后又去往欧美等地。
1
朱姓郡望主要有吴郡、梁郡、沛郡、凤阳郡等,堂号有白鹿堂、居敬堂、折槛堂等。白鹿堂与居敬堂都与南宋理学家朱熹有关,白鹿堂得名自他教书的书院,也是中国古代著名书院。居敬堂是因为朱熹主张“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就是要求读书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恭敬自持,才能学问精进。
(朱熹《七月六日帖》,右侧卷首有朱熹画像)
1
朱姓名人有西汉大臣朱买臣、朱云,三国吴国将领朱治,唐代宰相朱敬则,后梁皇帝朱温,南宋理学家朱熹,女词人朱淑真,元代地理学家朱思本、画家朱德润,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清代学者朱彝尊,民国作家朱自清,美学家朱光潜等。
(朱自清)
1
朱姓有一副楹联是“鸾台夸气节;道院画禽鱼”,下联讲的是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本名朱耷。他原是明代皇族后裔,国破换代之后,剃发为僧,隐居山中二十余年,后以绘画书法闻名。八大山人的作品不同于常见的绘画追求唯美,反而叛逆传统绘画规矩,多有丑怪之风。
(八大山人绘图)
1
明代商品经济发展之后,出现以卖画为生的画家,绘画几乎成了彻头彻尾的商品。八大山人的画也受到当时人的追捧收藏,价格不菲,但是他却不像商人一般把自己的作品待价而沽。他喜欢喝酒,酒量却不大。穷苦人家乃至于酒贩屠夫邀请他去喝酒,他从不拒绝,每次喝完了酒,就要挥毫泼墨,画成之后随手与人。他有时去城外寺庙,僧人们拉扯他的衣襟,索要绘画,他也不推辞。反倒是达官贵人重金邀请他作画,他却不接受。有人准备了上好的绘画绫绢,他告诉人家:“我把这些东西做成袜子穿”,以示拒绝。求画不得的富贵人家只好去八大山人结交的僧人、穷苦人家去购买他的画。
(八大山人绘制)
1
国破家亡的痛苦伴随了八大山人的一生,为了免于迫害,某次他在门上写上“哑”字,便再也不说话了,但是酒醉之后,又暗自哭泣。绘画史学者常常认为他丑陋怪异的画风也来自于他难以言说明朝遗民的苦痛与愤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