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园区动态
通知公告
媒体报道
视频中心

《字解百家姓》第24集:张姓

张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二十四位。2019年,中国姓氏排行第三位,人口超过九千五百万人,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华北最多,次为东北、川鄂、苏徽等。此外,海外张姓也多达两千余万。

一、姓氏溯源

图片

 

 
 

第一支张氏来自神话传说的黄帝时代。《古今姓氏书辩证》认为最早的张氏来自黄帝赐姓。黄帝有子名曰少昊青阳氏,其第五子挥曾担任弓正之职,执掌制造弓箭。挥模拟天上的弧星(也称为弧矢星,在二十八星宿的井宿,由天狼星附近的几颗明亮的恒星组成,形状像弓箭,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西北望,射天狼”指的就是弧星)形状,制作出了弓箭,为当时人们野外猎取食物提供便利,得以主祀弧星。

 

图片

 

 

 

 
 
图片

(弧矢星)

 
 

因为“张”字本就从弓,意为拉紧弓弦,所以挥就被赐姓张氏。张挥就被奉为张姓始祖。尽管这一观点被绝大多数姓氏专书保留,但是《通志》中却提出这种方式并不符合姓氏得姓惯例。

 

图片

 

(张姓始祖张挥像)

 
 

第二支张氏来自春秋时期晋国,以字为氏。西周时期,辅佐周宣王的卿士叫做张仲,《诗经·小雅·六月》:“侯谁在矣,张仲孝友”讲的就是张仲跟随大臣尹吉甫北伐玁狁功成之后庆祝。张仲的后人后来去往晋国,晋国大夫解张就是张仲之后,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人以其字为氏,即为张氏。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张氏一族跟从韩国,其后人张开地、张平父子还担任韩相,辅佐韩国五代国君,史称“五世相韩”。张平的儿子就是后来西汉初年的著名谋士留侯张良。还有一个说法是张良本名姬良,因刺杀秦始皇未遂,避难改为张姓,这只是为了增加张良身世的戏剧性而演绎出的民间传说而已,不可当做史实。

 

图片

 

(张良画像)

 

还有的张姓来自改姓,如《三国志》记载曾在合肥之战仅凭八百军士就威震江东,几乎活捉孙权的魏国猛将张辽是汉武帝时期聂壹的后人,聂壹替汉武帝谋划击败匈奴的办法,史称“马邑之谋”,但是这一计策被人揭穿,汉军无功而返,又得罪了匈奴一族,聂壹的后人改姓张氏以避免仇怨。

 

图片

 

(《三国演义》影视剧张辽形象)

 
 

又如《姓氏考略》曾言,诸葛亮为了向云南南蛮一族示好,曾将南蛮酋长龙佑那赐姓为张,南蛮一族便有张氏。古代少数民族如俚族,晋代的山越族,北朝的匈奴族,西南地区的氐族、乌桓族,唐代南诏国白族、契丹族、回鹘族,唐末的契丹人,五代的突厥族和沙陀族,宋代党项人,金代女真人,或者汉化改姓,或者学习汉人姓氏文化制姓都有张氏。据统计,我国56个民族中有超过80%的民族分布张姓,这也正是张姓人数众多的原因之一。

 

图片

 

(张骞出使西域壁画)

 
 

秦代之前,张姓活动范围主要为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秦代之时,张姓进入四川。汉代时,张姓西迁到甘肃、宁夏。还有一支从陕西进入江苏,乃至浙江、江西、福建。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张姓进一步南下,也向西北区域进发。晋代末年,张姓到达东北渤海湾一代。唐宋两代,张姓移民动向是两湖、两广、云贵等。明代,广东张姓去往台湾。

 

图片

 

(张衡画像)

 
 

张姓郡望多达二十多个,显著的有清河郡、范阳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阳郡、敦煌郡等。其中唐代清河张氏最为知名,盖因清河为张氏祖居之地,加之显贵者也多,唐代清河张氏仅张文瓘一家就出了三位宰相。张姓堂号有郡望同名的清河堂,还有百忍堂、金鉴堂、孝友堂等一百多个堂号。

 

图片

 

(百忍堂张公艺画像)

 
 

百忍堂典出《旧唐书》,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世同堂。张公艺历经北齐、北周、隋代、唐代太宗、高宗多个朝代,因治家有方受到多位皇亲贵族表彰。唐高宗巡幸泰山,路过郓州,亲自访问张公艺家,请教他治家之道。张公艺请取纸笔,只在纸上写下了一百余个“忍”字,高宗皇帝大为感动。张公艺此举旨在表明治家之道只在家人之间相互包容,才能家庭和睦。

二、名人典故

图片

 

 
 

张姓名人辈出,还有战国纵横家张仪,西汉谋士张良、法家张苍、凿空西域的张骞、名臣张安世,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文学家张衡、医学家张仲景、汉末黄巾军首领张角,三国魏国将领张辽、张郃、蜀国张飞,吴国重臣张昭,西晋文学家张华、张翰,十六国蜀国建立者张育,北朝高昌国国王张孟明,唐代凌烟阁功臣之一的张亮、张公瑾,宰相张柬之,宰相张说、张九龄,书法家张旭,北宋理学家张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明代改革家张居正,文学家张岱,明末割据四川的张献忠,清代名臣张鹏翮、张廷玉,文学家张问陶,洋务派张之洞,清末实业家张謇,军阀张作霖、张学良,画家张大千,爱国将领张自忠,政治家张澜等。

 

图片

 

(画家张大千)

 
 

张姓有宗族楹联曰:“正色立朝,声重千秋金鉴;懿文华国,名高万选青钱。”上联指的是玄宗朝宰相张九龄。

 

图片

 

(张九龄画像)

 
 

在他之前,北方的人越过大庾岭(江西赣州与广东韶关之间的山岭,是古代交通要塞)到广东去,很是艰难,以致于南去之人常有再也无法北归的愁苦。他的《开大庾岭路记》一文还指出,大庾岭不仅阻绝南北交通与经济往来,也导致百姓生活艰难,因此他主持开凿大庾岭的道路,亲自勘探地形,在农闲之时率领百姓开工建设。新的道路平坦广阔,可容纳五辆车并行,极大节省了转运物资的人力物力,也便于与南越等多国通行海外贸易。这条大路的凿通,惠及了数百年南北两地的人们,所以有人形容其为当时的“京广线”。

 

图片

 

(张九龄通大庾岭,图片来自清远博物馆网站)

 
 

张九龄为政清明,是玄宗朝开元盛世的重要推动者,受到玄宗的尊重与欣赏。每次朝中重臣推荐人才,玄宗总要问一句“风度能若九龄乎”,就是询问被举荐者的节操气概赶得上张九龄吗?后来就衍生出一个典故“九龄风度”,成了诗人们赞扬他人的套语。比如:乾隆皇帝写大臣张廷玉就是“风度如九龄,禄位兼韦平”即用此典。

 

图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意图)

张九龄不仅是一位富有远见卓识的宰相,也是一位名载诗史的诗人。很多人中秋怀念天涯之遥的古人常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联,就是张九龄的诗作。《唐诗三百首》收录唐代诗作开篇就是张九龄的五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