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园区动态
通知公告
媒体报道
视频中心

《字解百家姓》第30集:魏姓

魏姓,宋代《百家姓》排行第三十位。2019年,全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五位,人口六百万左右,主要分布区域是河南、河北、四川、湖北、陕西、山东、甘肃、安徽等地。

图片

一、姓氏溯源 

最重要的一支魏氏来自春秋时期的晋国,先是以邑为氏,后来又发展成魏国,以国为氏。西周初年分封诸侯,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分封到了毕。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在晋国为官,时值有志于开疆拓土的晋献公统治,毕万被任命为车右,随军出征。晋国很快就打败了多个诸侯小国。晋献公以毕万军功卓著,将魏地赐封毕万,他的后代就以封邑之名为氏,即为魏氏。毕万的孙子(一说“儿子”)就是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以勇力闻名于世的魏犨(史书还写作“魏武子”)。魏犨的后代势力渐增,成为晋国世代公卿,还与韩、赵两家瓜分晋国,建立魏国。魏国灭亡之后,子孙以国为氏,即魏氏。

图片

图片

(晋文公流亡随从大臣,中有魏犨)

图片

还有一支来自秦国魏冉,得姓原由未知。《史记·穰侯列传》记载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之弟穰侯魏冉原属楚国芈姓。《史记》对其介绍是“姓魏氏,名冉”,并没有说明魏冉得氏由来。魏冉帮助秦昭王清除图谋不轨的兄弟,还扶持宣太后主持朝政,自己掌握秦国大权。魏冉举荐白起为将军,攻打韩、魏、楚等国,获得很大的军事胜利,被赐封穰地,后来又增加了陶邑。数年之后,魏冉在外事上专权被范雎向秦昭王挑明之后,随即被免职,很快就忧愁而死。魏冉的后代也是魏氏。

图片

图片

(影视剧中魏冉形象)

图片

古代少数民族魏姓有《周书》记载的氐族,《三国志》有叟族捉马魏氏等。《续通志》记载了一个收养改姓魏的事例,南宋理学家魏了翁,本来姓高,自幼在姑父家长大,就随姑父姓魏。现代统计发现,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佤族、瑶族、土家族、彝族、回族、朝鲜、哈尼族、畲族等多个民族都有魏姓。

图片

图片

(魏了翁塑像)

图片

魏姓发源于河南、山西一带,很快活动范围到了山东、湖北、湖南。秦汉两代,魏姓西迁甘肃、宁夏,还有一支到了四川。魏晋南北朝,魏姓南迁,江西、福建一度成为南迁魏姓定居之所。唐代,中原魏姓迁往福建,随后又到了广东。经历唐末与南北朝两次战乱,魏姓再度南迁,基本上确定了全国魏姓分布格局。

图片

图片

(魏征画像)

图片

魏姓郡望主要是巨鹿郡、任城郡。除了郡望同名堂号外,还有十思堂、九合堂、治礼堂等。其中,十思堂堂号来自唐代名臣魏征。他曾经给唐太宗上《谏太宗十思疏》,提出“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十个君主需要注意的情况,太宗皇帝还把这些内容书写在屏风上提醒自己。

图片

二、名人典故

魏姓名人还有魏国建立者魏文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末群雄之一的魏豹,西汉丞相魏相、云中太守魏尚,三国蜀国大将魏延,唐代名臣魏征,明代思想家魏良辅,晚清思想家魏源等。

图片

图片

(魏源画像)

图片

魏姓有一副宗族楹联曰:“和戎著绩,救赵全仁”,下联指的是信陵君魏无忌,讲的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赵国与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大败,四十万军士被坑杀,秦国还包围了赵国都城,赵国危在旦夕。赵国平原君的妻子是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多次向魏国写信求救。但是魏国却震慑于秦国威力,不敢进军。信陵君不忍心坐视不管,决定和门客与秦军战斗。路过东门时,见到了他曾经有恩的侯嬴,侯嬴表示不愿意随之赴死。

图片

图片

(“信陵君窃符救赵”东门与侯嬴交谈)

图片

有一个成语是“虚左以待”就与侯嬴有关。侯嬴那时已经七十岁了,还很贫穷,只是魏国都城东门的看门人。信陵君听说他很有才能,专门备了厚礼拜见他,却被侯嬴拒绝。后来,信陵君举办盛大的宴会宴请宾客,专门空出车子左边的位置到东门迎接侯嬴。信陵君还按照侯嬴要求去屠宰场拜会朋友朱亥。

图片

图片

(信陵君画像)

图片

信陵君离开之后,十分不理解侯嬴的态度,复又回转去见他,侯嬴给他的建议就是帮助魏王宠姬如姬报杀父之仇,请她窃取兵符。计策成功,信陵君顺利取得兵符。侯嬴又建议把兵符交给魏国大将晋鄙相验时,晋鄙如果怀疑,就请大力士朱亥杀掉晋鄙。信陵君听后十分不忍心猛将晋鄙因此被杀,伤心落泪。侯嬴因年老未跟随信陵君出征,信陵君到达军队时,侯嬴自刎报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之后,信陵君率军兵发赵国,解了赵国之围。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