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园区概况
景点介绍
机构设置
景区图片
服务中心
在线留言
园区导览
游客须知
联系我们
园区资讯
园区动态
通知公告
媒体报道
视频中心
文化活动
许慎学堂
传统活动
特色活动
许学研究
许学学人
研究成果
名人评许慎
文字研究
学习强国
汉字名城大讲堂
字解百家姓
字解诗经
学《说文》· 读《诗经》
景区导览
官方微信
栏目导航
园区动态
通知公告
媒体报道
视频中心
字在漯河·典耀中华 || 学《说文》·读《诗经》世界读书日共沐书香
主页
>
园区资讯
>
园区动态
>
《诗经·周南·麟之趾》以麒麟起兴,三章叠咏,赞颂公子的仁德: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在本周的“学《说文》·读《诗经》”公益课堂上,朱菲辉老师带领孩子们深入学习了这首经典诗篇。诗中的“麟”是祥瑞之兽,“振振”形容仁厚之德;“公子”“公姓”“公族”层层递进,既赞颂个人品德,也祝愿宗族昌盛。古人以麒麟喻人,源于它“不践生草,不履生灵”的习性,使其成为品德仁厚的象征。
课堂上,朱菲辉老师结合
《说文解字》
,详细解析“麟”字,并引经据典讲述孔子与麒麟的宿命交织:传说孔子出生前,麒麟吐玉书于阙里,预言“水精之子,衰周素王”,而孔子晚年见“西狩获麟”,悲叹其“出非其时”,就此停笔不再续写《春秋》,麒麟也因此成为乱世中仁德的悲情象征。
朱菲辉老师还通过
“页”字的本义解读诗篇中的“定”字。“定”在古时写作“顁”,与“顔(颜)”“項(
项)
”等同属页部,与人的头部有关。此外,朱老师从流传的甲骨片、典籍、文物出发,系统讲述麒麟的形象与祥瑞寓意,更向孩子们阐释了华为麒麟芯片背后的文化隐喻。
从
《诗经》
里的贵族赞歌,到孔子笔下的天命之叹;从汉代画像石的朴拙线条,到华为芯片的精密电路,麒麟始终承载着中华文明对“仁德”与“卓越”的终极想象。它不仅是神话的遗存,更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在时代的更迭中不断焕发新生。
临近“世界读书日”,课堂特别开展了诗经诵读、经典静读活动,并开展图书漂流,孩子们通过交换、购买、赠送等方式,在书香流转中收获的不仅是心仪的书籍,更是对阅读与传统文化的热爱。
麒麟踏祥云,人间百难消。这承载着中华文明仁德与卓越追求的千年图腾,在此次课堂中,化作一颗颗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相信未来,这些种子将生根发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经典的力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