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五日称为“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等。虽然赛龙舟、食粽、插艾草等习俗由来已久,但“端午”作为节日通用词,始于西晋时期。唐徐坚等《初学记》卷四引西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角黍即粽子,以箬叶或芦苇叶等包裹黍子,状如三角,用黍米做成,故称“角黍”。五月五日何以称为“端午”呢?
《说文解字·立部》:“端,直也。从立,耑声。”直,《说文解字·乚部》:“直,正见也。”眼睛是直视的,不会拐弯的,目光是最直的。因此,古文字中用目光来表示直。端以立为义符得直义。立,《说文解字·立部》:“立,住也。”古文字“立”上为“大”,张开双臂人形,下为“一”,代表地面。立就是人正面站立于地上,所以,端本义为直立。端行就是直立而行,端坐,身体一定是直的,不能倾斜的。后泛指人或物直,不倾斜。《荀子·成相》:水至平,端不倾。引申指人的品行端正。《孟子·离娄下》:“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东汉赵岐注:“端人,用心不邪僻。”
李华强 供图
表示发端、开始义的“端”本作“耑”。《说文解字·耑部》:“耑,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什么是题呢?题从页,《说文解字·页部》:“页,头也。”题,《说文解字·页部》:“题,頟(额)也。”即额头。因此,耑指植物初生的头儿,上像植物生长的样子,下面像其根部。后来,此义借端正的“端”字表示,延续至今,本字“耑”逐渐废止。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端五即五月开始的第五天。
《说文解字·午部》:“午,啎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说文解字》释午为忤逆,认为五月此时阳气至极,阴气忤逆阳气,顶触地面而出,此为引申义。《礼记·哀公问》:“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午”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午”像杵形。“午”本义是舂米用的木杵,后假借为十二地支的第七位,本义则加义符“木”写作“杵”。忤逆义后加“忄”写作“忤”。
李华强 供图
夏历以寅月( 正月)为岁首,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即为午月。所以,午用于纪月,指农历五月。干支逢五曰午。所以,“端五”称为“端午”。午月的第一个午日,又称“重午”。十二地支的单数位(子寅辰午申戌)为阳辰,因此“端午”又称“端阳”。
(原载于2020年6月23日《漯河日报》7版)